(通讯员黄菊、陈艳丹)2025年7月11日9点至12点,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赴湖北省孝感应城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新河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酱油与食品安全知识宣讲”活动。实践团以专业知识为依托,精心设计科普内容,将酱油的酿造工艺、核心分类、选购与储存等食品安全知识送到居民身边。
宣讲开始前,实践团成员向居民分发了印有酱油选购、储存知识的科普宣传扇。扇面图文并茂,把专业知识融入日常用品,让居民在纳凉时便能轻松学习,提升知识传播的亲和力。随后,实践团宣讲员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工2302刘佳欢结合内容详实的PPT,从酱油酿造工艺到选购准则,层层深入解析食品安全要点。
刘佳欢首先介绍了酱油的传统酿造工艺,包括原料处理、制曲发酵、酱醪发酵、压榨灭菌等。并进一步结合本地老字号黄滩酱油“春曲、夏酱、秋油”的古法酿造工艺,加深居民对于酱油酿造原理的认识。
刘佳欢在讲解酱油工艺甄别 欧阳乐骞摄
从酱油的酿造工艺切入,刘佳欢紧接着系统讲解了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本质区别:酿造酱油以大豆、小麦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产生自然风味;而配制酱油主要采用豆粕酸水解液,添加各种人工合成成分。
刘佳欢讲解酿造与配制酱油区别 欧阳乐骞摄
当讲到选购酱油要注意不同包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时,现场一位居民立刻提出了疑问:“酱油瓶子还能影响安全?”刘佳欢引用实践团前期调研数据解答:“泵头瓶可减少70%微生物污染,广口瓶因反复开合更易滋生细菌。”科学解答让居民频频点头,切实理解了包装选择背后的安全逻辑。
考虑到居民在食品采购、日常消费中常面临金融安全隐患,实践团特别延伸普及了消费金融相关知识:提醒居民在商超刷卡、线上支付购买食品时,务必确认支付平台正规性,保护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避免点击不明支付链接导致信息泄露;针对老年群体,重点讲解了 “健康食品虚假宣传 + 金融诈骗” 的常见套路,警示大家警惕 “购买保健类食品可获高息返利”“预付卡充值享超额折扣” 等陷阱,强调凡是承诺 “保本高息”“稳赚不赔” 的食品相关投资或预付活动均为骗局。
刘佳欢在讲解选购三看原则 欧阳乐骞摄
刘佳欢在讲解科学减盐 欧阳乐骞摄
实践团还分享了金融维权技巧,告知居民遇到食品消费中的金融欺诈时,要保留购物凭证、支付记录等证据,通过 12315 热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投诉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建议选择资质齐全的正规商家进行大额食品采购或预付消费,避免资金风险。
宣讲结束后,新河社区居民反响热烈。“以前买酱油就看牌子,听了才知道要看氨基酸态氮、看包装、看配料表,这些知识太实用了!”一位年轻的阿姨感慨道。另一位大爷则表示:““以前觉得买食品只关乎安全,没想到还藏着这么多金融风险。希望这些大学生常来,多讲点老百姓用得上的知识!”离开新河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时,新河社区居民们都对实践团专业、接地气的科普表达了真挚的感谢。
实践团在科普后合影 欧阳乐骞摄
“看到居民用手机拍下PPT重点内容,认真阅读宣传扇上的知识,我更懂得了专业所学的社会价值。”实践团成员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工2303尚琳芳感慨道。本次实践提升了新河社区居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辨别能力,同时增强了实践团服务社会、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未来,实践团将继续深入基层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科普,兼顾金融消费安全宣传,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既筑牢基层食品安全防线,也守护好居民的 “钱袋子”,为健康中国与金融安全双保障贡献青春智慧。
文字:黄菊、陈艳丹
图片:欧阳乐骞
审核:吕瑞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