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我校第64届运动会在东运动场开幕。秋风送爽,天朗气清,运动员们热情似火,师生齐聚,共赴赛场。运动场上肆意奔跑、努力拼搏的身影,勾勒出一副拼搏飒爽的狮山秋意图。
汤兆琦:在奔跑中释放激情,在团队中凝聚力量
发令枪响,如离弦之箭。100米短跑,是速度与激情的极致对决。而4×100米接力,更考验团队的默契与协作。传棒、接棒、再奔跑,每一步紧密连接,场面紧锣密鼓,令人屏息。
汤兆琦身处其中,健步如飞,奋力向下一个目标奔去。对于4×100米接力,他说:“这不只是个人的战斗,更是我们学院团队精神的体现。和伙伴们一起交接棒、互相鼓劲,这个过程本身比比赛结果更有意义。”
在团队四人的共同拼搏下,汤兆琦和队友荣获教工组4×100项目第八名。名次之外,他认为体育精神更是一种人格教育。“坚持完成比赛,是体育精神在逆境中最闪光、最动人的体现,”他说,“它意味着一种超越胜负的、更深层次的胜利。人生的赛道上,最重要的不一定是第一个冲过终点,而是即使落后也依然有坚持跑到终点的决心”。
支梓鉴:以跳动诠释坚持,用汗水耕耘生活
跳绳赛场,节奏明快,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支梓鉴老师正以轻盈的步伐和稳定的节奏展示着别样风采。作为教工组跳绳项目的参赛者,支梓鉴不仅挑战自我,更希望通过运动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
跳绳看似简单,却需要持久的耐力和精准的节奏控制。起跳、落地,绳飞旋间,动作连贯如行云流水,他全神贯注,轻巧跃动。“跳绳这个项目挺像科研的:看起来重复、枯燥,但只要坚持下去,节奏一旦找到,就会进入一种流畅的状态,”支老师分享道,“我特别希望通过亲身参加运动会,让学生看到一种‘动’的精神——不仅是身体上的运动,更是一种积极面对生活、不断挑战自己的状态。”
赛后,支梓鉴寄语同学们:“尝试比结果更重要,参与比输赢更可贵。”这句话不仅诠释了体育的真谛,也映射出他作为教育者的育人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他常与学生们交流,鼓励他们以运动强健体魄,以坚持面对挑战。
周紫烟:用脚步丈量坚持的意义
800米起跑线上,周紫烟目光如炬,蓄势待发。发令枪响,她如离弦之箭冲出起跑线,步伐稳健,节奏分明。
赛程过半,汗水已浸透衣衫,呼吸逐渐急促,但她依然保持着坚定的节奏。每一个踏实的脚步,都是对“坚持”二字的最好诠释。场边观众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与她的脚步声交织成一曲动人的运动交响。最终,她以顽强的毅力斩获女子800米第八名的佳绩!
冲过终点的那一刻,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体育精神的独到理解:"体育精神不只是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是在精疲力竭时的不退缩,和面对结果时的坦然。坚持完成比赛本身,就是对自我的一次超越”,她深有感触地说,“人生很多时候不是和别人比,而是和过去的自己比。哪怕没有站上领奖台,那些为了目标全力以赴的日子,那些克服惰性的瞬间,都是最珍贵的收获,这种不放弃的信念,会成为我们面对生活难题时的底气”。
文字:杨歌
图片:冯宇翔 陈倩梅
审核:吕瑞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