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科生就业

当前位置: 首页 - 老站未匹配资料 - 本科生就业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方向

作者:发布:2018-06-11点击量:

干净的脸庞,温柔的声音,如此一个小女生,有着超乎寻常的力量。一生短短几十载,并非人人都可了无遗憾,苦也罢,累也罢,怀疑也罢,不舍也罢,总有一件事情能够触动心底的马达,使生命焕发夺目光彩。自始至终,周雅琪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既然心中有方向,脚下自然有力量,奇迹般的命运之轮牵引她通往梦想的方向,一切都如同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一般。

               与梦想失之交臂

2014年6月,一个抱着到浙江大学读食品专业梦想的女孩在高考中失利,进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她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话:高考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阴差阳错,曾经我想要去浙大读食科专业,而我现在在华农资源与环境学院,理想和现实的确有差距。从那时起一粒“梦想”的种子悄然埋藏心底。勤奋、乐观、坚持——周雅琪选择用这三个词来描述自己,而她的大学生活历程也正是这三个词的实践,这些优秀品质让她经历艰难不轻言放弃,千帆过尽,笑看朝阳。初入大学的周雅琪得知有转专业的机会,心里暗自定下转专业的计划,即便大一的课程她并不喜欢,但她依然认真对待每一门科目。作为班级内的学习委员,周雅琪深受同学信赖,大家有学习中的疑难问题都会请教她,她也会心解惑,若是自己也解决不了,周雅琪便立即求助老师,老师身边经常有她的身影。通过不懈的努力,周雅琪大一成绩取得学习成绩优秀一等奖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奖项,成为学业上的佼佼者。此外周雅琪阅读广泛,对马克思主义类著作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理研会与党课中她都表现突出,取得了党校优秀学员、邓论优秀会员双优秀的好成绩。取得这些优异成绩之余,周雅琪同她的舍友加入了篮球队,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的快乐使她放松心情,精力充沛。这一切看似都波澜不惊很少有人知道,周雅琪心里那粒种子已经生根,只待发芽。

               抓住梦想的尾翼

一条花团锦簇的大道和一条荆棘丛生的小路,你会选择哪一条?周雅琪选择了后者。当转专业的通知下达后,她对舍友王雨洁讲明转专业的想法,恰巧王雨洁也想转入食科院,这样的机缘巧合让两人都感到兴奋,毕竟志同道合之人实在难遇。但是她们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转专业考试中有一项她们没有学过的无机及分析化学。随着考试时间的逼近,两人决定放弃课余活动全身心准备考试,时值狮子山杯篮球赛,周雅琪万分不舍地选择了退队。虽然感到遗憾,但说:“当业和爱好不可兼得的时候,只得割舍爱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雅琪和王雨洁双双成功转入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但挑战才刚刚开始同样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周雅琪在学习新课程的同时还要补习大一落下的知识,学业的重担压在她的肩头,最艰难的时候同时有六七门课要进行结业考试,使得她失去之前的优势。刚来到食科院的期中考试,她的微积分不到八十分,大一一直拿学习成绩优秀一等奖的她十分震惊,压力倍增。也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尤其是在觉得难熬下去的时候她会趁寝室空无一人的时候大哭一场,然后很快又拂去阴霾重新投入学习中。“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把一切做到最好,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回头看看曾经挣扎努力过的岁月,周雅琪感慨万分。对于这些压力,她一直埋藏在心底,每次给父母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周雅琪特别感谢父母,因为家永远给她中流砥柱的力量,妈妈全力支持她的选择,让她拥有安心出发勇气。

道路坎坷,好在周雅琪有舍友的陪伴。当同学们还在沉睡的时候,周雅琪与王雨洁已经走下寂静的寝室楼,在晨光熹微中去学习了,一直到晚上回寝室,两人着手攻克难题到凌晨。在这样的相互扶持中,有压力两个人承担,有难题两个人解决,生活渐渐步入正轨。为了保研的梦想,周雅琪挤出海绵里最后几滴水——在最忙碌的大二进入实验室学习,并且主持了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进行“气泡涡流辅助超声波去除果蔬农残”的研究在团队中周雅琪挑起大梁担任了项目负责人。指导老师彭帮柱副教授秉着学生的能力自我发掘的教育理念,在为周雅琪的团队做好充分的基础准备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于是,整个实验方案都需要周雅琪的团队自己完成。初入实验室的周雅琪,面对着全新的仪器和无从下手的项目十分苦恼就在不知如何解决各种项目棘手问题的时候,周雅琪听闻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杨中华教授专门研究果蔬农药残留,便直接到办公室咨询。教授热情地接待了周雅琪,耐心听过周雅琪的方案后,一针见血地指出前期农药残留检测问题,“如果农残的检出率不达到85%,那你的样品处理方法还可行吗”教授一番话点醒了周雅琪,她立即根据教授的建议进行整改,终于在大二结束前确定好实验方案。项目做到一半时,彭帮柱老师及时把关,指出实验进度及各种细节问题,周雅琪连忙加快研究,完善实验,终于在大四上学期成功结题。除了国创项目,周雅琪还参加了第四届“卓越·亚太中慧杯”肉类加工创意大赛,在其他参赛者剑走偏锋向“黑暗美食”路线进发的时候,周雅琪和队友认为“美味”依然是创新食品的关键要素——用培根裹着米饭和蔬菜制成饭团,满足当代白领简便快捷的饮食需求。凭借新奇的想法和实际的市场需求,周雅琪获得了比赛一等奖。一路走来,落选带来的挫败没有让她停下脚步,获奖的喜悦也没有让她沾沾自喜,失败或是成功都不是最重要的,我更看重自己的收获。有时一次失败让我学会的东西,远胜过几次成功的价值。

               步入梦想的殿堂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周雅琪坚信“越努力,越幸运”,平时的努力,就了她关键时刻的光芒。凭借食科院全年级综合测评排名第七的好成绩,周雅琪顺利获得保研资格。随后周雅琪报名参加了华南理工大学等学校的夏令营在从华南理工大学面试回来的路上,周雅琪在火车上发了高烧,一度达三十九摄氏度。凭借着优秀的学习成绩和熟稔的实验技能,周雅琪顺利获得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两所学校的优秀营员称号。至此,保研道路已经十分顺利了,似乎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事情了,但是周雅琪不曾忘记她的梦想。九月浙江大学推荐免试开始时,周雅琪心动了,犹豫中,她去征求了妈妈的意见,周妈妈在电话中表示自己将全力支持她的选择,多次鼓励她,让她放平心态,就当做去杭州旅行一样来看待这场面试周雅琪深知保研浙江大学困难重重,但有了家人的鼓舞,加之“浙大食品”夙愿的牵引,周雅琪决定踏上征途。经过面试,周雅琪取得第七名的较好成绩,周雅琪在面试中体现出扎实的实验知识储备,使她从一众人才中脱颖而出。在与周雅琪交流时,导师表示,在面试中一些学生虽然文章层面硕果累累,但是问其实验原理则是云里雾里,即使有在尖端科技杂志发表论文的经历,但未必有周雅琪的实验能力。收到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后,周雅琪终于实现了念了许久的梦,这不是出乎意料的惊喜,是时间积累沉淀的必然产物。天道酬勤,理应如此,那个在空间里写下梦想的女孩终于在此刻踏入浙江大学的校门,一切努力都使梦想开花,奋斗路上,从未止步。

看似一切已尘埃落定,实则是新征程的再出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周雅琪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四年来她像农民一般勤勤恳恳地在知识的海洋里耕作一直望着梦想的方向不懈前行。她一边仰望着头顶的星空,一边踏实脚下的土地,其中种种艰辛也就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如今谈起这些轻松得仿佛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一般的周雅琪,已习惯了奋斗的生活,愿她,愿大家皆因努力而幸运。

通讯员|王淇

食科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3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eved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南湖狮子山街一号华中农业大学  邮编:430070

电话:+86-027-87282111

书记邮箱:ytg

院长邮箱:xuxiao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