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武汉市第十一中学50余名师生应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与信息学院邀请来校参观研学,近距离了解大学学习生活,感受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步入狮子山麓的华中农业大学博物馆,馆内近30万件标本所展现出的动植物奇观与互动式展览让同学们对生态知识有了深入理解,对自然世界的神奇与脆弱有了直观认识,激发了他们对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的兴趣,拓宽了他们的科学视野。
(王晨曦摄)
移步至校史馆,馆内以“百年薪火”为主线,生动展现华中农业大学自1903年创立以来的历史与使命。从张之洞题写的楹联一路延伸,校史馆完整呈现出学校从农学教育到现代“双一流”高校的蜕变,彰显“以农为本”的精神。这段历史不仅触动同学们对农业科技的热情,更激励他们思考如何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为未来科研探索注入动力。
(刘雯倩摄)
来到食文化节展区内,科技与传统的碰撞交织成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盛宴。现场人声鼎沸,同学们兴奋地讨论着眼前的饮食,欢声笑语与赞叹声此起彼伏,氛围热烈非凡。第十届食文化节以“健康解码 创新‘味’来”为主题,呈现出一场科技与美食的跨界盛宴。食科人通过AI模型、3D打印等前沿技术,打破了同学们对传统食品行业的认知局限。同学们纷纷表示被独特的学科魅力和多彩的文化生活所吸引,渴望进一步关注华农、了解华农。
(张东摄)
“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解读与科学减脂”讲座由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李凯凯主讲。他从国家政策切入,解读多部门联合发布的体重管理指导原则,强调全民科学控重对降低慢性病风险的意义。他通过“面条与米饭的小鼠实验”揭示了不同饮食习惯带来的差异,并倡导饮食结构优化。针对高中生,他提出了“多样、均衡、适宜、卫生”的策略:保证主食供应葡萄糖,保证蛋白质摄入量充足,适当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和瓜子仁、花生米等不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从政策导向,到科学理论再到日常生活,他向同学们传授了如何在现代社会中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科学的减脂方法提升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饮食习惯。

(张东摄)
本次校园开放日活动通过自然探秘、校史寻根与科技实践,为武汉第十一中学的学子及公众呈现了一场多维度的科学文化盛宴。高一八班的马梓萱同学表示:“在此次研学活动中,博物馆的标本让我触摸到生命的奇迹,而健康饮食对于我来说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科学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此次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也通过沉浸式的体验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学科的实际应用,激发了他们对未来学术研究和创新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