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上午,我校第十届食文化节暨“扬翔杯”第十二届肉制品加工创意大赛在新工科楼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 “健康解码,创新‘味’来” 为主题,涵盖遇见健康·科学膳食体验展、遇见创新·创意产品大赛、遇见未来·食科专场企业展三个特色展区。
(李明城 摄)
遇见健康:跨越时空,智慧交融
热锅、喷油、翻炒、撒料、颠勺……一道香气扑鼻的贵州糟辣椒蛋炒饭新鲜出炉。“我们运用Deepseek等AI算法模型计算出最佳食材配比,在保证营养全面的基础上降低热量,加入特色糟辣椒,契合‘药食同源’理念,为大家提供一种健康饮食新选择”,经济管理学院财务管理2201班的谢亦雯正在介绍产品理念。
(李瑞煊摄)
“来,来,来——尝一口尼罗河的美食!”,来自伊拉克的留学生Heamo用流利的中文邀约大家品尝埃及美食Tamiya,炸至金黄酥脆的外皮,蚕豆的清香混着油的温热弥漫开来。来自化学学院应用化学2202班的毛欢品尝后感叹:“美食真无国界!他们的热情自信深深感染了我,在这里我体会到了食物传递着文化和友谊。”从埃及到巴基斯坦再到贵州,从油炸面点到夏日饮品再到低GI膳食,食材配比、营养热量公开透明,各团队将传统饮食智慧与当代健康理念融合,制作三减、低脂、高蛋白的健康菜品,带来独特的美食体验。
(张玲玲摄)
在展区的另一边,一场知“食”百科的趣味科普正在进行。“一份热干面大约需要慢跑多久才能消耗完?”“代餐棒是智商税吗?”……志愿者们围绕 “体重管理年”行动和科学饮食知识,通过互动问答、知识连连看、调味品DIY等趣味游戏,深入解读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宝塔、全球健康膳食体系等背后的科学知识。资源与环境学院信息工程2023级研究生汪倩参加活动后说道:“我学习了许多饮食健康的生活小知识,还知道了如何搭配食物更营养、更健康,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
(陈一诺摄)
(张东摄)
遇见创新:百味争锋,各显神“味”
与此同时,“扬翔杯”第十二届肉制品加工创意大赛决赛在新工科楼122会议室举行。大赛以“安全、健康、美味、便利”为主题,13支团队同台竞技、创意迸发。答辩现场,参赛团队围绕产品灵感、工艺及市场定位进行答辩,评委们从创新性、营养配比等维度打分。
(李家旭摄)
在室外试吃展区,各色美食琳琅满目,创意与美味交织,令人目不暇接。“咔滋肉可颂”团队以健康为理念,采用植物胶打造低脂、高纤维的创新肉制品,同时采用酥皮、嫩馅、蘸酱三层口感设计。“Pork-Pop炫彩多元猪肉爆珠”团队引入分子美食技术,打造出爆浆猪肉丸,缤纷的色彩和丰富的口味吸引了众多目光。“鸡飞蛋打乐”则以鸡胸肉为原料,结合传统糕点造型,打造出低盐低脂的果蔬鸡胸樱花冻,造型精美,营养丰富。
(张东摄)
创意美食吸引师生驻足品尝,现场气氛热烈。其中,"海韵纤纤肠"以独特的海鲜风味和弹嫩口感迅速成为展区焦点。“橘徕福Citruslife系列冰淇淋”融合了新鲜的柑橘汁和富含纤维的柑橘皮,带来了清新自然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该团队成员、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专业2024级研究生吕佳瑶还强调了产品的健康特点:“通过添加柑橘纤维,我们成功保持了原有的美味,同时减少了传统冰淇淋中的油脂和乳化剂的使用。”
遇见未来:校企联动,共绘“食”界图景
在美食创意的热浪之中,企业展区同样热火朝天,多家知名食品企业齐聚新工科楼前,带来前沿产品与先进设备,为师生们打开一扇通往“食”界未来的窗口。
伊利集团冷饮事业部带着旗下明星产品重磅登场,小布丁、绮炫冰淇淋一经亮相便人气爆棚,展台前排起长龙。同学们一边品尝冰爽甜品,一边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了解产品研发背后的故事。
(张玲玲摄)
在另一侧,广西扬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出了最新研发的万得厨烹饪智能体,该设备以AI大模型为技术核心,着眼健康实现定制化智能烹饪。体验区内,其凭借现代化设计以及丰富的AI功能,吸引了不少同学现场动手操作,并直呼“科技也太酷了吧!”——从膳食定制到料理烹饪,每一步都让人感受到AI赋能食品技术的智能升级。
除了产品展示,企业代表们还与同学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行业发展趋势与职业发展建议。他们表示,食品行业不仅需要技术和创意,更需要一颗“为民做食”的初心。希望同学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责任与担当,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贡献青春力量。
本届食文化节以“健康、创新、科技”为主题核心,聚焦现代营养科学与食品科技前沿,融合趣味知识与创新元素,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美食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