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中午,“第十五届‘神农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食科院选拔赛于我校新工科楼122会议室顺利召开。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教授李二虎老师、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许燕老师、校团委创新创业部戚宝磊老师、文法学院韩轩老师以及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本研各年级辅导员老师参与院赛评审工作。
10支参赛队伍各展风采,围绕不同选题展开多维度、深层次介绍。其中,“健康中国背景下青年社会服务融入社区治理探索与研究——以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实践项目为例”团队结合精准化、差异化治理要求,采取“知·食”科普、“食·享”交流、“食·探”新境三大治理措施,探索出“课程体系+云端矩阵”传播载体、“现实场景+数字资源”双路径实践转化模式,以及“知识传递+行动转化”治理闭环,致力于解决社区科普存在知识获取难、传播时空受限、实践运用难等问题。

在整个评审过程中,文法学院韩轩老师针对各参赛队伍的项目,从科学调研方法、知识产权保护、功能优化与技术壁垒强化等关键环节,提出了一系列专业且具针对性的建议,助力各团队提升项目质量与竞争力。

“益口康——您的天然高效口腔护理专家”团队致力于助力国人口腔健康,利用等点沉淀技术、高场强超声促溶技术、辐照杀菌技术,开发了一种基于卵粘蛋白&溶菌酶的天然高效口腔护理产品。

校团委创新创业部戚宝磊老师高度评价了他们的选题方向,认为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建议该团队可以着重描述其专利内容及科学研究的相关原理的选题方向。
同时,参考论文需具有前沿视角,深度剖析科研领域关键问题与创新成果;专利要聚焦近两年新技术、新应用,兼具时效性与创新性,贴合时代发展,保证理论和技术与时俱进。

参赛同学们虚心聆听,认真记录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与建议。不少团队成员表示,后续会组织专题讨论,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制定详细的改进计划,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更紧密地结合,不断优化项目方案。

整体来看,各参赛团队在选题、团队协作上亮点频出,充分彰显了华农学子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评委老师们也客观指出,部分团队在研究方法、成果呈现上仍有提升空间,希望大家在校赛备赛期间进一步优化项目,提升学术水平与应用价值。

据悉,本次大赛以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致力于发掘、培育并选树优秀创新人才,着重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奋斗精神与创造活力。
答辩过程中,参赛团队与评委老师深入交流,获得了极具价值的反馈和建议,收获颇丰,为后续校赛准备奠定了坚实基础。至此,“第十五届‘神农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食科院选拔赛答辩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