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南湖新闻网:食科:导学课找寻课程思政的“金钥匙”

作者:发布:2018-09-14点击量:

核心提示:如何找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密匙?食品科技学院正尝试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院长李斌教授的专业导学课这几天引爆了食科“朋友圈”,在2018级新生中引来不少关注和反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把思政之“盐”融入教育之“汤”。

——题记

如何找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密匙?如何在教学中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般融入思政元素?如何让“千禧宝宝”感知大学生读书的责任与使命?

食品科技学院正尝试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院长李斌教授的专业导学课这几天引爆了食科“朋友圈”,在2018级新生中引来不少关注和反响。

关注李斌的堂课,就像解剖一只小麻雀,从中可以管窥学校课程思政的策略与路向。

NMX1}BK(US$U)XB8VI8(GCL

传统导学课程如何上出新气象?

2015年主题为“一块巧克力的故事”,2016年主题是“食品科技在转角处遇到创新”,2017年主题是“中国食品工业的命运”,对李斌而言,2018年专业导学课已届四年,今年如何传承创新?

8月31日,李斌从北京开会返校,一边忙手头上的事情,一边打腹稿,时不时用笔勾勒讲课主线。他说,面对食品行业和食品科技的宏大历史命题,很多精神、文件和学习心得在这个时候“蹦了出来”,这些“大实话”“大道理”“大逻辑”不经意成了课程思政的核心。

9月1日中午,受开学典礼邓校长讲话的启发,李斌开始了课程设计和PPT制作,从12点到晚上24点,一个只有57张片子的PPT在将近10 个小时的艰辛劳作中诞生。

“讲什么?就是要讲专业的同时讲正能量、讲精神气质、讲价值追求,这不仅仅是专业课的问题,更是育人的首课、大课!”李斌说,“从知识到育人,知易行难,需要从一开始为新生来一次‘晕轮效应’。”

李斌认为,这堂课绝非简简单单的“见面课”,大学就要有大学的样子,院长就要有院长的气度,专业就要有专业的态度,教书就要有教书的精神,认真备课是对学生的尊重,更是对自己教师身份的尊重。

于是,他精心挑选了大量照片,准备了海量数据,梳理了很多哲理名言,制作了精美PPT,准备和同学们好好谈谈食科、聊聊人生。

专业知识如何融入思政新元素?

面对“00后”群体,枯燥和乏味的说教往往不能提高抬头率,更不能引起他们精神上的共情共鸣。于是,专业加思政成了课程的主旋 律。

——食品行业的现状如何?它占比17.7%,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那么,面对这一庞大的产业,同学们应该为之贡献什么?你怎样,食科和华农就怎样,摆在你们面前的是食品产业的历史重任。

——同样是国际顶尖杂志,Science和Nature却在同一时期发表关于食物热能量的截然相反的研究,那么,同学们的观点是什么?同学们的科学分析是什么?摆在你们面前的是独立之思考、科学之精神。

——月饼过度包装的背后动机是什么?这是简单的经济学还是食品学?同学们应该如何看?可以交叉研究,可以宏观思考,但最重要的是人的基本良知和底线:诚信、友善。

——食品是健康的重要基础、经济的重要支撑、社会的重要引擎、文化的重要传承,关乎情感与幸福、环境与生态、政治与伦理、人生与哲理,那么同学们应该做什么呢?时代是出卷人、同学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

……

类似的案例很多,既妙趣横生,又涵育专业;既讲食品科技,又道责任情怀;既浅显易懂,又润物无声;既有知识涵养,又有人文哲理。

在PPT最后,李斌说,食科人就是要在“调和鼎鼐,知味天下”中感受“鼎中之变”,见微知著,为中华复兴而读书积蓄力量。

课堂教学如何彰显文化新自信?

“不想让大家觉得我就是一个典型的‘理工男’,我就是要在课堂中讲授文化与文明,让他们感受食品科技的魔力,熏陶中外饮食文化。”李斌自信地说。

一开始,李斌便展现了古代人对“食”的解读,他列举了“食”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体,他说:“‘食’从‘人’,从‘良’,维持人一生的东西,寓意生生不息。”生动的解读和韵味丰富的文字立即吸引了同学们的眼球。

“西餐中,牛排和炕土豆是分开的,而中国往往是土豆烧牛肉、胡萝卜炖牛腩,为何?中国文化讲究和谐共生,讲求天人合一。”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那么你知道有哪些饮食文化古籍吗?《肘后备急方》《食疗本草》《千金要方》《饮膳正要》《中国食疗之古书》《金匮要略》……”

“食品不仅是一种赖以生活的物质,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一种埋藏在内心的永远的记忆,它就是一种文化,早已浸润在人们的思想行动之中了。”

在课上,李斌反复给同学们传递一种信息,食品科学不是冷冰冰的机械,也不是“蒸蒸煮煮”“锅碗瓢盆”“掂锅炒菜”,而是科学、是文化,读食品专业就是一种文化修行、人生修行。

“我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同学出一些‘非常人’,不惟有专业技能,更有广博的学识文化,做一点对人类、对世界有意义的工作,彪炳千古!”

在李斌的启发下,同学们纷纷探寻诗词中的文化,食科类1801班的吕佳琪同学还分享了她摘录的诗词“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课堂传递的是文化,彰显的是一种文化自信,这是第一课的必需传递的重要信息。其实,李斌授课现场的旋律、节奏、和声俱佳,举手投足之间本身就透露出一种自信。

课程如何促成精神层面新蜕变?

将课堂推向高潮的是李斌眼中的武汉小食所孕育的为人为学之精神:热干面之所以经典,是因为面交上了芝麻酱这个好朋友;鸭脖好吃,因为它有骨气有滋味;汤圆惹人喜爱,因为反复磨砺而神采奕奕;要像肉圆子一样看待人生的沉沉浮浮;要像麻团一样虚怀如谷;要像三鲜豆皮一样寻找伙伴提升价值。

一道道食物蕴含的人生哲理如同“抖包袱”一样大珠小珠落玉盘,让同学们流连忘返、意犹未尽。

李斌还讲道,导数不仅仅是数学,更是方法论,只有把大事变小、系统变模块,各个击破生活中的矛盾,才能“逼近”胜利;永远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得态度面对学习和科研之路,在不经意中,你也会产生发明罐头的那般灵感。

如何在大学中向杰出校友看齐?如何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如何成为心中的哈雷模特?李斌的答案是: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学习食品科学,最终就是一种修行。

李斌寄语2018级新生,要学会学习、学会规划、学会面对挫折、学会理解一件事并完成一件事、学会严谨批判、学会逻辑思考、学会尊重、学会担当,做一个理智守规的文明人,做一个悲天悯人的善良人,做一个责任担当的拾柴人,让社会这团火因自己的付出而越烧越旺。

李斌关于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演讲获得了同学们的广泛赞许。

食科类1805班李明仙说,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用自己的人生试炼,身体力行地位中华复兴而读书,做一个时代的榜样,“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做到的”!

食科类1806班的胡雨说,李院长一直强调,希望食科一家人可以做社会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既然社会选择了我们,我们也应该为之耗尽韶华。

而食科类1808班的王圣康则说:“我们这些‘千禧宝宝’在华农百廿之际,几乎全部成年,是时候‘勤读力耕’完善自我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正真的华农人;只有如此,才能肩负起‘壮华农,兴国家’的重任!”

很多同学听完课都发出“为中华复兴而读书”和“努力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的内心召唤,无疑,这样的导学课精彩纷呈、备受青睐。

“大学就是一种修行”,课程结束时李斌仔细查看每个座位,没有一点纸屑、一个空水瓶,他望见的是一团充满朝气的青春背影……

(审核人 向异之 记者 川竹 采写)


食科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3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eved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南湖狮子山街一号华中农业大学  邮编:430070

电话:+86-027-87282111

书记邮箱:ytg

院长邮箱:xuxiaoyun